在光伏项目中,95%为离网项目,仅有5%实现并网。
太阳能回收厂有其建设必要性,国际再生能源组织(IRENA)先前预估 2030 年回收材料市值可达到 4.5 亿美元,到 2050 年产值更会超过 150 亿美元。只是光伏组件总有受损与退休的一天,若是从 2000 年开始推动太阳能发展,大约在 2020 年之后就会面临第一波太阳能退役潮,因此部署回收厂与制定相关法规刻不容缓。

Geltz 表示,这些材料有望变成未来的金属原料来源。团队认为,「破坏聚合物层」是回收过程的关键钥匙。且考量到设备运作时产生的废气,团队还使用热加力燃烧室(thermal afterburner,又称后燃器)与带有气体洗涤器的冷却系统,让太阳能板从发电到回收都是「绿色技术」。为缓解此问题,德国厂商 Geltz Umwelt-Technologie 已透过热裂解技术成功开发太阳能回收测试设备,预估每年可处理 5 万片光伏组件。德国多年来致力于发展再生能源,绿能发电占比从 2000 年的 6.3% 增加到 2014年 的 30%,2018 年更是创下全国用电 100% 再生能源供电纪录,其中太阳光电为德国最具成本效益电力,每度电均化成本最低仅台币 1.33 元,为相当抢手的绿能选项。
IRENA 也估计全球太阳光电废弃物将从 2016 年底的 25 万吨,2050 年会增加到 500 多万吨,届时废弃物数量会跟太阳光电新装置量一样多。显示回收光伏组件不仅对环境相当有益,还可促进另一种太阳能商机。美国政府声称,2012-2016年中国对美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增加500%,而其价格却大幅下跌了大约60%,进而迫使美国公司实际上已经停止在美境内的生产。
结果欧盟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过高,自然最终倒霉的是消费者。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后恢复了对伊朗的大规模制裁。欧洲没有足够的绿色清洁能源生产能力。不久前德国外长马斯批评美国外交政策,指出中美贸易战对德国构成威胁,而美国人借助对俄罗斯制裁影响欧盟能源市场的企图,是不可接受的。
2008年危机时,为了避免经济硬着陆,中国政府向本国金融系统注资5850亿美元,占GDP12.5%。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维持产能,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能力。

既然供大于求,其产品价格自然就会降低。中国是全球太阳能电池板最大生产国,其产品在全球占比高达60%。欧洲委员会声明,取消关税为欧洲生产商和消费者所需要。2017年3月又延长1年半,而不久前刚好到期。
而要知道,全俄罗斯耗电高峰也只有145GW,而英国可用上几天。在德国部长看来,买不买俄罗斯天然气,应当由价格因素决定。刘华芹说:欧盟对太阳能板问题有相应规定,五年期满后可以延长也可以终止。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欧洲需要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
一方面,不太想惹怒自己最大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盟友;另一方面,违背经济规律而行事,更不用说丧失某种主权,欧洲也是不想。迄今为止还没有官方表态。

不过每当欧洲试图利用北溪2输气管道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以确保自己的能源安全或者购买伊朗石油时,华盛顿就企图对伙伴们施压。欧盟一开始并不悦,因为当时认为,中国是在人为给太阳能电池板降价。
欧洲已经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结果该领域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马斯同时强调,美中贸易战沉重打击欧盟经济,虽然贸易战似乎与欧洲无关。现在终止也是出于欧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持续的反倾销对自身发展也不是特别有利。因此,正如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刘华芹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的那样,征收高额关税不再符合欧盟利益。欧美贸易战也在进行,欧盟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不可能完全听命于美国。
华盛顿还不止一次表示,反对铺设俄罗斯到欧洲的北溪2输气管道,并威胁将制裁那些参与该项目以及俄罗斯其他管道出口项目的公司。似乎在这方面欧盟没有支持美国限制中国进口。
然而,就在欧洲已经在考虑必须继续延期的时候,美国却先行了一步。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量已达130GW--世界上再无第二个国家。
此外,在贸易战过程中,每个集团都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和需求。太阳能板在德国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目前,汉能薄膜发电正在与更多产业园进行合作洽谈,预计未来将会签约更多类似的产业园项目。2018年1月至6月期间,汉能薄膜发电的产业园项目客户主要为绵阳产业园、大同产业园及淄博产业园。此次业绩大增,得益于汉能薄膜发电向各地产业园大量交付装备产线,这背后是中国薄膜太阳能装备的大规模国产化需求。此外,在截至8月30日前的两个月间,集团又继续从客户手中收到60.84亿港元的款项。
目前,汉能薄膜发电全球累计专利申请超过3700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过900件。今年四月汉能薄膜发电推出单玻汉瓦(HanTile),同月推出市场的汉伞(Humbrella),均获得市场积极响应。
而2016年集团营收44.83亿港元,2017年集团营收61.47亿港元,利润2.61亿港元,这说明,2018年中期汉能薄膜发电实现惊人的增速。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实现收入204.15亿港元,利润73.29亿港元。
目前,汉能薄膜发电与汉能控股及其联属公司的关联交易已降至零。8月30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0566.HK,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发电)发布了2018年年中财报。
这些业务涵盖家庭用户、工商建筑、农村住宅和特色小镇等领域,并打入欧洲市场。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园,着力打造集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组件生产、应用产品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能源现代产业链。下游收入13.30亿港元,同比增长17.90%。产业园项目公司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从事大规模薄膜组件生产。
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装备生产线等上游业务相继交付、回款,也显示出地方政府对薄膜太阳能产品的市场充满信心。期内签约的项目,正加紧进行交付并已收到部分回款。
充裕的现金储备,进一步佐证了汉能薄膜发电良好的经营状况。下游业务显现潜力开拓海外市场汉能薄膜发电下游业务同样展现出增长潜力。
据了解,汉能未来还将为产业园项目、第三方客户持续提供装备和生产线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继续扩大下游产品的市场,为集团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汉能薄膜发电拥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装备及整线生产线交钥匙解决方案,已经具备将全球最前沿太阳能技术实现国产化装备生产的能力。